清明节丨科普小知识
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,通常在每年的4月4日前后,也就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气时期。清明节,又称踏青节、行清节、三月节、祭祖节,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。
清明演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。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,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,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,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。
后来,清明节还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——上巳节的内容。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,主要风俗是踏青、祓禊(临河洗浴,以祈福消灾)
约从唐代开始,人们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,在哀悼祖先之余,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。因此,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。宋元时期,清明逐步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,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。
今天,清明除了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,也是国家的法定假日。这一天,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,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。因此,清明既有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,也有赏春的轻松气氛。
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,既是传统节日,也是自然节气点。作为节气的清明,时间在春分之后;此时冬天已去,天气清朗,四野明净……以下开启清明节气的“小百科”,快给孩子们说一说吧!
清明时节雨纷纷
01气候特点
时至清明,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就不冷了,便不会再下雪了;此时的天气,南方与北方很不一样,北方干燥少雨,进入阳光明媚的春天;南方湿润多雨,气候清爽温暖,呈现春和景明之象。
02清明三候
一候桐始华:桐花是清明“节气”之花,它清芬怡人,花朵为白色,花瓣上有淡红色的脉纹,非常漂亮。
二候田鼠化为鴽:“鴽”指鹌鹑类的小鸟。由于天气变暖,喜好阴凉的田鼠躲在洞里不肯出来 ,此时喜欢阳光的小鸟却出来开始活动了,古人便误以为田鼠变成了小鸟。
三候虹始见:清明时节,天气多雨,由于雨后的空气中含水量增大,因此天空中便开始出现美丽的彩虹。
清明习俗
气清景明 万物皆显
扫墓:每到清明节,人们会准备水果、糕点、鲜花等祭品前去扫墓,祭拜祖先,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之情。
青团:青团又叫清明粿,是清明节最有节日特色的食物。制作青团采用的是浆麦草或艾草,或是用其他绿叶蔬菜汁和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为馅而成,呈碧绿色。
踏青:清明前后,桃红柳绿,草长莺飞,是外出春游的好时节。春游又叫踏青,古时叫探春、寻春等,此时适合和家人一起赏春踏青,亲近自然,去发现春天带来的无限惊喜。
放风筝:放风筝在我国有着久远的历史,古时候的人们将风筝称为纸鸢,把风筝放上蓝天后,便剪断牵线,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,给自己带来好运。
荡秋千: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的习俗。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,再栓上彩带制作而成。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,深受孩子们的喜爱。
插柳:在过去,人们会在清明节这一天把柳枝插在门头上,或在屋檐下挂柳,有的还将柳枝戴在头上,以此来驱邪祈福。
清明诗词
清明
唐丨杜 牧 ·
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
借问酒家何处有?牧童遥指杏花村。
寒食日即事
唐丨韩 翃
春城无处不飞花,寒食东风御柳斜。
日暮汉宫传蜡烛,轻烟散入五侯家。
临 安 春 雨 初 霁
宋丨陆 游
世味年来薄似纱,谁令骑马客京华。
小楼一夜听春雨,深巷明朝卖杏花。
矮纸斜行闲作草,晴窗细乳戏分茶。
素衣莫起风尘叹,犹及清明可到家。
《苏堤清明即事》
宋·吴惟信
梨花风起正清明,游子寻春半出城。
日暮笙歌收拾去,万株杨柳属流莺。
《清明后登城眺望》
唐·刘长卿
风景清明后,云山睥睨前。
百花如旧日,万井出新烟。\
草色无空地,江流合远天。
长安在何处,遥指夕阳边。
《郊行即事》
宋·程颢
芳原绿野恣行时,春入遥山碧四围。
兴逐乱红穿柳巷,困临流水坐苔矶。
莫辞盏酒十分劝,只恐风花一片飞。
况是清明好天气,不妨游衍莫忘归。
- 读菜根谭---诚心和气 胜于观心
- 杨绛的智慧: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绽放的女性力量
- 海林市: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
- 名胜古迹有哪些 中国名胜古迹有哪些
- 钟南山提醒:别为节约吃剩饭剩菜,关乎健康
- 农村俗语“臭鱼烂虾,送命冤家”长寿秘诀全在这
- 海林市便民服务指南:搬家、保洁、维修一键直达!
- 66个生活小妙招,个个超实用!
- 好文共赏,喜欢转发!! 善良 丰富 高贵
- 生命健康的三个标准
- 黑龙江专属日历 将 陪你走过2025的每一个日夜!喜欢就收藏!
-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
- 10个幽默的小故事,仔细看完,或许能改变你的一生!
- 让历史告诉未来!日伪时期牡丹江市中小学校的旧址
- 黑龙江省海林市发现我国境内首个山脊陨石坑
- 经常疲倦还感冒不断?身体出现这5个迹象说明免疫力不足
- 美国最新版《关键和新兴技术清单》透露出哪些信息?
- 雪乡游记:童话世界里的冰封奇遇
- 海林:传唱经典 传承精神 送别童祥苓先生
- 去雪乡旅游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