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846756099
当前位置:海林信息网  -  本地文章  -  文化历史

70年代的北京:二环里遍布四合院,天安门广场卖萝卜,没有城管赶

2023/5/15 16:26:22

来源:快资讯

评论:0

浏览量:5502

赫赫京都千百年, 钟灵毓秀萃龙渊。一提起北京,你脑海中首先浮现出的是什么?前门城楼下的骆驼队,熙熙攘攘的天桥,一条条的胡同以及胡同里的叫卖声,四合院、豆腐脑、豆汁儿,亦或是高楼大厦、奥运会和堵车,在一千个人的眼里,北京有一千种形态。

历史长河中的北京城

根据我国古老历史的记载,北京城最初兴起于奴隶社会时期的燕,燕的都城叫做蓟,蓟就是北京城最早的前身。燕国与其他国家一起进入了封建社会,并列七国之一。

自秦朝统一中国后的一千多年时间里,从秦、汉到隋、唐的几代,北京一直在中原统治者和东北少数民族错综复杂的关系中逐渐发展。北京城垣历史上经历了辽、金、元、明、清五个朝代的变迁,名称先后称为蓟城、燕都、燕京、南京、中都、大都、京师、顺天府、北平、北京等等,最终发展到现在的格局。

鸦片战争轰开了中国的大门,北京被迫面对外面陌生又残酷的世界从空间上来看,北京市是一座直辖市,它的面积超过了1.6万平方公里,相当于10个伦敦,2个上海,2个武汉,70个阿姆斯特丹,160个巴黎。

北京虽然地处华北平原北部,但是还同时拥有山地、平原、河流、湖泊等多种地貌环境。传统意义上的北京老城区只有不到100平方公里,占据现在的北京城的1%不到。

从时间上来看,北京是一座年迈、而又一直成长着的城市,可以说是日新月异。北京作为以一座拥有千百年历史的古都,是辽金元明清五代的都城,再到今天的新中国首都。北京城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发展建设,可以说是比之前五个朝代带来的改变都大。这种改变到今天都未停止,一直在进行,而且改变的速度超乎我们的想象。

记忆中的70年代

网上流传的一个北京人心目中的中国地图,颇能反映典型北京人看待外地人的心态。不过,任何一个准备在北京扎根的外地人,一定会惊讶于某些北京人的认真强调和纠正:我不是北京人。他们口中强调的北京人,是那些生长于胡同、住在大杂院里的、“儿化音”特别重的老北京人。强调自己祖籍和生长单位的北京人,是大院北京人:军队大院、学校科研院所大院、政府 机关大院⋯⋯

在七八十年代,人们口中的北京城,仅仅指的是二环之内的部分,甚至连今天的东城西城,都不能算作是“城里”。东城区有安定门、和平里街道,西城有东直门街道,其中包括著名的南湖别墅和工人体育馆,这些统统都在二环以外,不算正经的“北京城”。

七十年代初,中国突破了美、苏两大集团的经济封锁,经济发展的国际形势较好,但是由于国内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,国内经济的发展形势仍然比较严峻。

七十年代的中国,还没有进入改革开放,在许多外国人的印象中,中国仍然是一个充满神秘感的国家。有一些西方记者来到中国,用他们的摄像头拍下了那个年代的中国面貌,让五十年后的我们仍有机会可以窥见时代的冰山一角。

20世纪70年代,中国正处在计划经济时期,人们购买东西需要各种的票证,大到粮油本、自行车票、电视机票,小到布票、肉票、糖票,所有的东西都按票限量供应,不是有钱就可以买到的。供销社遍及各地的城市乡村,成为人们购买产品的主要场所。

北京胡同里的小孩子,女孩子游戏是跳皮筋、跳房子,嘴里念叨着“马兰开花二十一”,果丹皮、5分钱一根的冰棍儿、沙琪玛是小孩子看到就移不开眼的美味,很多家庭还会专门去买六必居的酱菜。

天安门还没有变成现在这样火爆的景点,人流稀少,还有人会在广场上摆摊售卖萝卜、白菜等农产品,也并没有“城管”这个职业,这在今天看来是非常不可思议的。

在住所方面,四合院是所有老北京的故乡。大杂院里一般都是一块住了很久的老邻居,晚上院子里就会热闹起来,主妇们在水龙头前淘米洗菜,聊着家长里短,几个小孩趴在小饭桌上写作业。有的院里会共用一个厨房、一个厕所。菜还没有下锅,基本上就知道谁家吃什么饭了。

在服装方面,七十年代的北京街头可以说是异常单调。蓝色、灰色和黑色是最常见的颜色,最洋气的服装就是绿军装,有的爱美的小姑娘会穿白裙子,花裙子则只有还没有上学的小姑娘会穿。

自然、艺术、人文……会赋予一个城市它独有的个性,科技与乡土,宁静与吵闹,艺术与烟火轨迹各不相同,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的个性,一位个性平淡但美貌的女性可能依然很受欢迎,但是一座城市却不可能。所有古老的城市,都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洗礼和成长演变。他们有的饱受战火的侵袭,有的还留着灾难的疮疤。他们是一代又一代在其上生活着的人存在的见证。

所以,一个城市绝不是特定一个人或一群人的创作,多少代人通过自己的生活方式在城市中留下印记,并把自己的性格融入城市。朝代更替,国家兴亡,可是北京城中老百姓们的生活依然在继续。

十六世纪,宦官把持朝政,大太监魏忠贤将自己的画像悬挂各地,期许自己在北京可以留下痕迹清朝皇帝,统治繁荣,歌舞升平,重建、修缮多次富丽堂皇的建筑。但每一个人都是匆匆而过,与别人别无二致。城市永远沉默地接受人们对他的改造,但是城市永在,人一生的岁月转瞬即逝。足以可见城市远比它一时的主宰者要伟大。

北京背负着他的过去,仍在不停留的向前进。在其中生活的每个人,都渺小而又不可或缺,或许再过五十年,我们回头翻看今天的影像时,又会是另一种心情了

上一篇:绿    下一篇:运动减压迎高考,把握好这几点
评论 
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!
发布评论:
评论内容:
15846756099
  • Q Q: 1156134434
  • 微信: 15846756099
  • 客服微信二维码
  • 公众号二维码
微信公众号
  •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
微信小程序
Copyright © 2025 “海林信息网”版权所有  |  ICP证: 黑ICP备11006207号-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黑B2-20230099  |  技术支持:牡丹江亨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  |  
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,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,交易风险自负!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,举报信息、删除信息联系客服